“14个跌停板开板那天,我全仓冲进去想抄底,结果又吃了5个一字跌停,现在账户腰斩,血压飙升,根本逃不出来! ”一位股民在ST苏吴的股吧里绝望留言。
这不是段子,而是2025年7月爆雷退市股的真实惨剧。
ST苏吴,这家连续4年财务造假17.7亿、被大股东“掏空”96%净资产的公司,在7月13日收到证监会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》后,退市已成定局。
但比退市更残酷的是“连环坑杀”:14个跌停后短暂开板,22.71%的换手率诱使大量散户抄底,结果次日继续一字跌停,58万手封单压顶,至今无人能逃。
监管数据撕开真相:2021年公司51.65%的利润是假的,2023年关联方占用资金逼近17亿,连实控人钱群山都隐瞒了6年身份!
如今董事长被罚1500万+禁入市场10年,8.6万股东却面临血本无归。
2025年7月14日9点30分,ST苏吴的盘面上,58万手卖单死死封住跌停板,股价被压在1.46元。
交易软件的分时图像一条僵硬的直线,全天成交额仅37万元,换手率0.02%。
这意味着,前一天抄底的投资者,此刻连一手股票都卖不出去。
一名ID为“韭菜终将翻身”的股民在互动平台发帖:“开板那天全仓杀入,想着14个跌停总该反弹,结果又连续5个一字跌停,现在只想哭! ”
他的留言迅速引发共鸣,另一位投资者回复:“我挂了三天跌停价,根本没人接,血压高得不敢看账户了。”
这种绝望,源于一场精心设计的“开板陷阱”。
7月18日,ST苏吴在经历14个连续一字跌停后首次开板,当日成交额1.99亿元,换手率22.71%。
部分投资者对比了历史案例:2024年ST卓朗23个跌停后开板,曾反弹8天;同年ST东方开板时换手率高达48.92%,尽管次日继续跌停,但至少给了流动性幻觉。
但这一次,ST苏吴的开板成了“死亡诱多”,次日开盘即跌停,此后再未打开。
为什么抄底资金前赴后继跳坑? 背后是ST苏吴长达四年的系统性造假。
证监会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》揭露:2020年至2023年,公司通过三家子公司伪造贸易流水,虚构营收17.72亿元,虚增利润7599万元。
触目惊心的是,2021年虚增利润占披露利润的51.65%,相当于一半以上的业绩是空气。
假业绩之外,真掏空同步上演。
ST苏吴以支付“贸易采购款”为名,向关联方输血16.93亿元,到2023年末这笔钱占净资产比例高达96.09%,相当于公司骨架还在,内脏已被挖空。
而这一切,被审计机构中汇会计所(2020-2021年)、中兴财光华(2022-2023年)用“标准无保留意见”掩盖得天衣无缝,直到2025年2月公司被立案调查,2024年年报才被出具“无法表示意见”。
监管的铡刀在7月13日正式落下。
证监会认定ST苏吴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,拟对公司罚款1000万元;实控人钱群山因隐瞒身份6年、组织财务造假,被顶格处罚1500万元,并禁入证券市场10年。
但对8.6万股东而言,惩罚来得太迟。
公司经营早已崩盘:2025年一季度营收暴跌54.9%,亏损7031万元;账上现金仅974万元,却背负13.5亿元流动负债。
致命的是,核心医美产品“艾塑菲”代理权被收回,子公司吴中进出口还因涉嫌骗取出口退税2.42亿元被刑事起诉。
退市程序进入读秒阶段。
根据规则,证监会正式处罚书下达后15天内,公司将停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。
而退市整理期股票日均换手率通常低于1%,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散户将被永久锁仓,最终转入流动性近乎为零的老三板。
投资者不是没有逃生机会。
早在2025年2月26日公司被立案时,公告已明示“可能重大违法退市”;4月30日因年报非标被ST后,股价曾打开跌停,两个月内未出现一字跌停,但部分投资者误以为“利空出尽”,反手抄底。
讽刺的是,如今ST苏吴的股吧里,最热门的帖子是集体诉讼登记。
有律师测算,符合索赔条件的股民达4.2万户(2019年4月20日至2025年2月26日期间买入且未完全卖出者),但公司净资产仅剩1.76亿元,即便全额赔付也覆盖不了5%的索赔金额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