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9日,A股和港股市场上演了一场尾盘大戏,几家欢喜几家忧。集合竞价时段,A股个股如新易盛、中际旭创、药明康德、百济神州等几只牛股强势拉升,而中国核电、中国联通、万华化学等则齐刷刷跳水,俨然一场突如其来的“股市风暴”。港股方面,第四范式、科济药业-B、顺丰同城等纷纷上演尾盘激动人心的拉升戏码。这一切背后,到底是偶然的资金驱动,还是有人悄悄搬了“风水局”?其实答案简单得很,全在富时中国A50指数季度调整的巨大影响力上。
先说说A股的异动吧。在尾盘集合竞价阶段,股价犹如坐过山车一般大幅波动。中际旭创从1.49%的涨幅硬拉至2.96%,药明康德则直接从绿盘飙红,而中国核电、中国联通却惨遭“当头棒喝”,跳水近2%。这市场的“脸”翻得比唱京剧还快,说变就变,背后却透露着规律和逻辑。
这回的推手其实是富时中国A50指数的调整。作为一项涵盖沪深交易所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的权威指数,富时中国A50每季度的“换人”,不是你情我愿的小打小闹,而是一场关乎命运的大洗牌。被纳入的公司,比如新易盛和药明康德,无异于中了个“大红包”,瞬间吸引了指数型基金的强买强卖;而被剔除的公司,就像考试时被判了不及格,能不能快速翻盘,就看管理层的后续操作了。于是大家可以看到,尾盘时基金经理们一拥而上,买的买、卖的卖,股价自然就上演了“宫斗戏”。
港股那边的动态同样热闹。尾盘时,第四范式、卫龙美味等个股异动让人眼花缭乱。根据富时中国小盘股的调整名单,这些港股公司被纳入新的指数范围,自然要经历一轮资金的重点配置。港股市场这盘棋看似挺小众,人气也不如A股旺,但稍微动一动风吹草动,涨跌幅还是说翻就翻。
这其实也直接反映了市场的规律:指数调整不是简简单单的名单更新,而是机构资金博弈的“风向标”。想想看,一些指数型基金必须严格按照指数成分来配置自己的资产,指数调整生效当天,为了追上指数标准,这些基金不得不强制买入新加入的公司,哪怕赶上尾盘也得上车。大家关心的不是什么“企业文化”或者“情怀故事”,而是市值和净收益。这市场的冷硬逻辑,说白了就是的游戏。
但尾盘这种波动也给普通投资者敲响了一个大大的警钟:不要轻信尾盘涨跌的假象,盲目追随资金的大车队。想象一下,如果你在尾盘看到个股猛涨,想着“明天也许还能再来一波”,于是赶紧All in,但是没过多久,资金回流结束,股价迅速回归均值,你的盈利梦也就成了场空。
这种现象与庄家的操作如出一辙。记得前些年,一个炒家朋友曾说,某些尾盘拉升的股票就像“午夜场的电影”,里面的演员(资金)很配合,剧情紧扣热潮,可等到灯一开,热潮褪去,谁赚谁赔就各看本事了。所以,普通投资者与其盲目羡慕个股的异动,不如多琢磨琢磨背后的逻辑,为啥会涨?为啥会跌?这才是抓住行情的关键。
那么问题来了,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呢?首先要看清投资大势,不要被短期波动迷了眼。像高盛那些大投行都看好中国股市的长期表现,稳扎稳打或许更适合大多数人。其次,资金调整时,不能盲目去蹭热点,想跟风的时候,就问问自己是在投机还是投资。最后,如果实在看不懂市场,也别随意折腾,握紧手里的现金,耐心等候下一次好机会。
尾盘异动,让我们看到市场短期内资金博弈的狰狞面孔,也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又一次理解游戏的机会。可别光顾着感慨行情多么魔幻,不如趁机思考,这场盛宴,吃瓜的我们在故事里到底是观众,还是演员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