菲律宾要在南海掀起波浪,不是靠军舰,而是盯上了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成名的自杀式无人艇Magura V5。
这玩意儿在黑海一度成了俄罗斯海军的噩梦,乌方用它击沉或击伤了“伊万诺维茨”号导弹艇、“凯撒·库尼科夫”号大型登陆舰、“谢尔盖·科托夫”号护卫舰等多艘舰艇。单艇成本25万美元,却能换掉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战舰,账面数字相当漂亮。
所以,菲律宾盯上它就不奇怪了。乌克兰驻菲律宾大使尤利娅·费迪夫已经放话,说两国正在推进国防领域谅解备忘录,10月就准备签。接下来还有联合生产的打算,并且会涉及培训和技术转让。换句话说,菲律宾不仅想买,还想学会自己造。
Magura V5看上去不起眼,长5.5米,宽1.5米,不到1吨排水量,搭320公斤炸药;平时巡航22节,全力跑到42节,能一次跑800公里,海上坚持两天半没问题。装了高清摄像头、红外热成像,还有GNSS加惯性导航,就算对方搞电子干扰,它照样能沿着预设航线冲过去。
菲律宾的算盘打得很细,不只是拿来做秀。它们希望用这种小艇搞所谓的“非对称威慑战略”。南海的场面大家都知道,菲律宾舰艇数量和火力都比中国差一大截。这种便宜的小艇可以大规模投放,逼得对手不得不花更多钱和精力去防范。哪怕不真打,也能增加对方压力。
而且菲律宾还有自己的技术储备。《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》早在7月30日就披露,他们展示了国产Palid型自杀无人艇的模型。外形跟普通民船差不多,实际上能装150公斤炸药,平时也能做监视任务。计划两年内完成研发。根据菲律宾海事局2022年的数据,他们有186座船厂,很多是适合造这种小艇的C级厂。换句话说,真想量产,不是没条件。
菲律宾已经在着手组建自杀无人艇部队。除了乌克兰方向,它们还收到了美国的“支援”,包括4艘“蝠鲼”T-12和1艘“魔鬼鱼”无人艇。这些艇能干监视、搞电子战,甚至蜂群作战,还可能给菲方在前哨的基地送补给。
香港《亚洲时报》就说得很直白,菲律宾的目标不仅是买现成的,更是通过谈判拿到生产技术,形成自主批量建造的能力。这才是它们真正的野心。
问题在于,这些战术在现实里能不能成功,真不好说。乌克兰是靠着黑海的特定条件,加上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漏洞,才打出了名堂。但南海的环境完全不一样,中国海军的海空监视体系是全域的,无人艇很难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攻击距离内。
还有更致命的一点,一旦菲律宾用无人艇攻击了中国军舰,就不是擦枪走火了,那是赤裸裸的战争行为。到那时,解放军会有充分理由直接打掉菲方的无人艇基地和配套设施,连根拔掉,威胁自然也就不存在了。
西方的海军情报分析师萨顿倒是觉得,小型廉价的平台确实可能改变局部海战格局,这是经典的非对称战争思路。但他也承认,菲律宾最近买了几艘军舰,整体战力还是和中国差得远。理论和现实之间,总要经过实战的检验。
菲律宾的选择乌克兰,是看中了“实战经验最丰富”这个标签。乌方也很乐意推销,说他们的无人艇在实战里经过检验,有一整套成熟方案。但乌克兰的检验场在俄黑海舰队家门口,菲方真正的目标海域,却是中国海军的“主场”。
南海的波涛和黑海的海域条件不同,菲律宾能不能如法炮制,是另一个故事。只是从目前的动作来看,他们宁可先把装备和技术弄到手,再慢慢找机会用。反正乌克兰卖得起劲,美国送得直接,造船厂和原型艇也都有了,眼下就差那一纸签字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