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 咱们这边的飞行员那会儿,真是怕自己家的装备掉链子啊
你说这几十年前
可不是敌人的飞机厉害了,真正让他们心里揪心的
反倒是自己用的那点家伙什儿老掉链子
那会儿,咱们的歼-8,爬到两万米高空就像卡住似的,老是爬不上去了
反倒是印度的米格-25,飞得那叫一个老厉害,能在三万米高空随心所欲地遛达,想飞哪就飞哪
这种对比,真是让咱们那时候心里咯噔一下,谁都知道,飞机不行,啥都别说了
更让人生气的是,印度还经常在咱们边境上空耀武扬威,飞机就像在逛街似的
随时能飞到咱们藏南、青海、四川的上空侃大山
咱们的飞行员在这边站岗,心里那个憋屈,连个像样的拦截战机都没有
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“老厉害”的家伙儿在天上玩耍
这种感觉,真是比啥都难受,像咱们自己家门口人家踢了脚,还不能还手似的
★ 从“白手起家”到逐步追上,咱们的空军这几十年真是磨刀霍霍向“牛”
你说这印度,1947年一独立
空军起步就是比咱们早好多了
那时候,英国还在南亚留了一大堆“家当”,英式的先进战机数不胜数
人家那时候的飞机,个个都是战场上“老油条”,性能老厉害了
反观咱们,1949年成立的解放军空军
飞机全是战争缴获的“破烂货”
有美制的P-51螺旋桨战机,还有日本投降时剩下的“零式”飞机,苏联援助的那些飞机也都老旧得不行
大多都缺零件,修一架飞机得磨叽半天
能飞起来的也就那一半不到
性能差得远,连基本的巡逻都不够用
印度一看咱们这短板,心里那个得意
你想想,印度境内多平原,机场遍布,海拔低,飞机一加满油,挂上弹药
就能瞬间飞到咱们藏南高原
动力和航程都没啥变化,比咱们的飞机强得多
这种“天时地利人和”让印度的侦察机就像在自家门口溜达一样,肆无忌惮地钻进中国领空,还跑到青海、四川的边上侦察
竟然多次抵近成都、兰州那边的内陆城市上空玩“逛街”
而咱们,不仅连个像样的拦截机都没有,西南、西北的高原上
连个能让飞机起飞的机场都没有
直到1956年,才在西藏建了第一座简易机场,可空气稀薄、海拔高,飞机起飞时发动机都要“拼命”才行
就算起飞了,也只能低空飞,挂弹都得“拼运气”,动力不足老半天,刚升空就像“打了个折”的战机
根本不能追得上印度的那些侦察机
到了60年代,这种被动局面越发明显
印度引进苏联的米格-21,直接从螺旋桨飞机跨到喷气机
到了70年代,印度还弄来了米格-25,能飞到三万米高,速度超过3倍音速
可咱们的歼-6,还连个米格-25的半截都比不过,最大速度都不到人家的一半
每次印度米格-25一抵近侦察,咱们的战机就像“看着对方在天上划白烟”
这种“看得见、追不上、打不着”的感觉,成了那时中国空军的“日常”
等到90年代,咱们终于翻身了
这才算是“反败为胜”了 你说那会儿,咱们中国的空军算是“老实”了,依靠着和俄罗斯的多次商谈,终于引进了苏-27
咱们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三代机
这个飞机可不一样,能在高原上稳稳地飞
作战半径也能轻轻松松覆盖藏南那些“老难题”
在模拟训练里,苏-27还成功“拦截”了那些假想敌的高速目标
说明咱们的空中实力开始逐渐扳回一城了
还有,咱们的自主研制也取得了大突破
经过几十年的潜心“摸索”,歼-10隐身战机终于出来了
这个家伙,融合了很多尖端技术,隐身性能格外不错,能有效躲避敌人的雷达扫描
偷偷摸摸地突破对方的防线
它的超视距作战能力也是一流,搭载了先进雷达,能同时监控多个目标
还能远距离发起精准打击
机动性也老厉害了,能在空中做出各种花式规避动作,灵活得跟猴儿似的
遇到突发样子能应付自如
这款歼-10一出,咱们的空中威慑力一下子增强不少
成了空军捍卫领空的“利器”
到了21世纪,咱们开始把眼光放在体系化建设上
格外是在高原机场建设上,短短十年,海拔四千米以上的机场就建了十多座,个个都配备了抗冻跑道、恒温机库
保证飞机在零下几十度都能正常维护
还在山体里建了油库,确保战机随时待命,哪怕天再冷、气再恶劣
进入2010年后,咱们在高原上的优势变得更明显了
歼-20隐身战机部署藏南,首次巡逻就用“压倒性”的实力震慑对手
印度刚引进的阵风战机试图侦察,结果被歼-20精准锁定
歼-20轻轻松松用隐身性能接近目标,然后借助超视距感知提前掌握战场全局
让印度空军再也抬不起头来
装备水平的差距一看就出来,咱们在天上已经不是“跟跑”了
除了四代机的强大之外,咱们还在无人机和电子战上大做文章
无侦-7长航时无人机,能连续飞十几二十个小时,监控边境空域里任何一点动静
电子战装备也厉害了,一旦印军的飞机越线,咱们的电子干扰系统就像“开了挂”一样,雷达、通信全都失灵,飞机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窜
好几次,印军飞机一乱就“自投罗网”
之后再不敢轻易挑衅咱们的领空
咱们的空军从动挨打的“弱鸡”变成了“老厉害”的天上霸王
以前的屈辱,变成了咱们的动力,当下的中国空防就像一块钢铁般的盾牌,牢牢守住了每一寸天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