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20日,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突然放话:“塔利班不交出巴格拉姆空军基地,就得承担严重后果。”这话听着像威胁,实则更像战略试探——毕竟四年前的美军撤离,让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彻底归零。现在他突然要“翻旧账”,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
先说说这个巴格拉姆基地。它可不是普通军营,3.5公里长的跑道能起降C-17运输机,美军在这儿囤了二十年装备,说是中亚战略支点毫不夸张。特朗普团队私下嘀咕:2021年拜登撤军太急,导致美国在亚洲影响力出现“真空期”。现在他想重返这里,表面是反恐,实则想在中亚钉颗钉子,既能监控中俄伊巴,又能给2026年大选攒点“强硬外交”的政绩。
但现实很快打了脸。五天后,中俄巴伊四国外交部几乎同时发声,口径出奇一致:“阿富汗的事得阿富汗人自己定,外部驻军就是侵犯主权。”这波操作可不是凑巧。中国担心美国军事触角伸到新疆边上,影响“一带一路”中亚段;俄罗斯怕中亚再成美军跳板,威胁莫斯科能源走廊;伊朗更直接——美国要是驻军阿富汗,等于把枪口架在自家东大门;巴基斯坦则怕难民潮和边境冲突再起。四国地理位置一摆,直接把阿富汗围成个“安全圈”,美国想硬闯?得先问问这圈里的人答不答应。
其实这事儿得从2021年美军撤离说起。当时拜登政府急着甩包袱,撤得那叫一个狼狈,连巴格拉姆的装备都没处理完。塔利班接管后,虽然没被西方承认,但国内治理倒算稳定,还开始和中俄接触搞经济合作。特朗普现在跳出来喊话,表面是针对塔利班,实则是在骂拜登“撤军败笔”——毕竟2024年大选他输得不服气,2026年还想再搏一把。
不过四国这次统一战线,可不止是外交表态。阿富汗虽然穷,但锂矿储量全球前列,新能源时代这资源就是战略命脉。更关键的是,阿富汗是“一带一路”中亚走廊和南亚贸易线的枢纽,铁路、管道项目都在规划中。美国要是掌控巴格拉姆,不仅能卡住能源通道,还能在反恐、情报上重新掌握主动。四国强硬反对,说白了就是不想让美国在经济和安全上“卡脖子”。
现在问题来了:特朗普这波操作,到底是真想硬闯,还是虚张声势?从历史看,外部大国在阿富汗驻军就没好下场——苏联1979年入侵,打了十年把自己拖垮;美国2001年进驻,二十年花了两万亿,最后灰溜溜撤离。特朗普要是真硬来,四国可能联合反制,甚至在联合国发起外交围堵;要是只打嘴炮,那不过是给2026年大选造势罢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中俄巴伊这次能保持多久的统一战线?阿富汗问题涉及安全、经济、地缘多重利益,四国各有盘算。但至少现在,他们用行动告诉美国:中亚不是你想来就能来的地方。至于特朗普,是继续“放狠话”还是真要“动真格”,咱们且看后续发展。你觉得他这次是战略试探,还是真要打场硬仗?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