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京终于忍不下去了,将拉平就地革职,卡德罗夫怒斥无能至极

2025-10-09 21:11 184

哎呀,我的老铁们,今儿咱不说别的,就来聊聊这俄罗斯军方的大变动,尤其是那位亚历山大·拉平将军的“起起落落落落”!

这事儿,简直比咱村口大爷讲的那些传奇故事还曲折,从“英雄”到“一撸到底”,普京大帝这回可是真没再忍着了,而车臣那边的卡德罗夫,也早就把他骂了个“狗血淋头”!

话说回来,俄罗斯军方这些年的人事变动,那叫一个频繁,就像咱家院子里翻新一样,时不时就得动一动。

尤其是乌克兰那边那场仗,打得那叫一个耗人,时间一长,总得有人出来担责任,是不是这个理儿?

这不,拉平将军这事儿,就得从2022年那会儿说起。

那年2月,俄罗斯的“特别军事行动”刚启动,拉平将军那是相当“吃香”,接手了中央军区司令的位子,领着部队就往乌克兰东北部冲。

他那会儿,可是意气风发,部队先是冲向苏梅和哈尔科夫方向,初期推进还算顺利,拿下几个外围据点,那时候,他可是被媒体捧成了“英雄”,风光得很呐。

可谁能想到,这战场上的风云变幻,比咱这儿的天气还说变就变。

没过多久,到了秋天,顿涅茨克那边的战线吃紧,尤其是利曼镇,那是个战略要地,谁都想攥在手里。

结果到了10月1日,俄军竟然从利曼撤出来了!

这一下,可真是捅了马蜂窝了,比咱这儿过年放的二踢脚还响亮!

撤退这事儿,那可不是小打小闹,部队被包围的风险高得吓人,补给线拉得老长,装备跟不上,士兵们光着膀子往前冲,那不是白白送命吗?

拉平作为中央集团军的指挥官,这“锅”自然而然就扣到了他头上。

就在这时,那位性子火爆、说话直来直去的车臣头头拉姆赞·卡德罗夫,一看这情况,那叫一个气不打一处来,立马就在Telegram上“开炮”了!

10月1日那天,他直接指名道姓地骂拉平指挥失当,说部队在利曼方向“装备严重不足,士兵没防护就往前冲,导致阵地崩盘!”他那话,就像冬天里的一盆冰水,兜头浇在了拉平的头上。

卡德罗夫甚至还点名拉平是“平庸之辈”,建议他别在办公室里吹空调了,干脆“扛起步枪上前线赎罪去!”这话,说得可真是够狠的,就像一把钢刀,直插拉平的心窝子。

帖子一发,评论区瞬间就热闹起来,转发量蹭蹭上涨,比咱这会儿看热闹的劲头还足!

卡德罗夫那嘴,就像是装了永动机,第二天又补了一刀,说拉平把指挥部挪到了卢甘斯克后方,脱离前线,害得部队在特尔纳、托尔斯克和扬波利夫卡一线被乌克兰军队突破。

他甚至提到车臣部队在赫尔松方向挨炮击,也怪到拉平头上。

你看,这不就跟咱村里吵架一样吗?

一旦有了“由头”,啥事儿都能往你头上扣!

这事儿一出,俄罗斯内部可就露馅儿了,军方高层意见不一,卡德罗夫这种地方大佬公开怼中央将领,等于把分歧赤裸裸地摆上了台面,这可比电视连续剧还精彩!

利曼撤退后,俄媒赶紧出来“圆场”,说这是“战略调整”,部队往有利地形挪,简直是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!

可舆论哪有那么好压?

卡德罗夫的帖子被转载到各种频道,连普里戈津这个“雇佣兵头子”也跟着掺和,阴阳怪气地说拉平这种人就是“废物将军”。

拉平这会儿的心情啊,估计就像坐过山车,从云端直接坠入深渊,那种被人指着鼻子骂“无能”的滋味,估计比黄连还苦吧?

高层一看这架势,也知道这“锅”拉平是背定了,10月下旬就把他从乌克兰前线调走,换到列宁格勒军区司令的岗位上,还让他兼北方集团军群的头儿。

这调动,表面看是平级,可实际呢?

就像咱把一个当红明星调去演“路人甲”,等于就是给他“降温”了,让他去相对安静的边境区“练练手”,好好反思反思。

拉平走后,中央集团军换了人,战线那边继续拉锯,但利曼这事儿留下的阴影,就像老屋里的霉味儿,怎么也散不去。

可谁也没想到,命运这玩意儿,有时候就是这么爱开玩笑!

2023年1月,拉平他竟然又“升”了!

被任命为第一副地面部队总司令兼参谋长。

这位置可不小,管着全军地面部队的协调,责任重于泰山。

这简直就像一个被贬的官员,突然又被“起复”了,让人大跌眼镜,不少人估计心里都在犯嘀咕:“这是咋回事儿?难道是普京老人家觉得拉平还有两把刷子?”同期,俄罗斯军方开始大换血,自2022年2月行动启动以来,好几名高级将领因为战线推进慢被轮换。

拉平的例子就是典型,利曼失利后,他从一线直接后撤,等于间接挨了批评。

但卡德罗夫那边也没消停,2023年1月他又在帖子里“怼”了一句,说自己没被踢出去,拉平却立马调走,这话带刺儿,简直就是明着暗示:“看吧,谁更有经验,谁才是真本事,一目了然!”这不就是赤裸裸地在军内“拉帮结派”吗?

这种公开的叫板,让拉平的心情估计更是五味杂陈,就像坐在一堆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上。

时间一晃到了2024年,拉平的岗位似乎稳了点。

3月,他正式掌管列宁格勒军区和北方集团军,这集团军负责乌克兰方向的边境和哈尔科夫一线,还得管库尔斯克那边的防御。

这回,拉平再次手握重兵,不少人都在看,他能不能“一雪前耻”,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?

然而,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

2024年8月,乌克兰军队竟然“跨界”进了库尔斯克,占了1300多平方公里!

这简直就是把脸伸过去让人打啊!

拉平的北方集团军首当其冲,再次成了众矢之的。

俄军在那儿组织反击,建缓冲区,推进到苏梅和哈尔科夫周边。

可进展呢?

磕磕绊绊,夏天那场攻势没达到预期,普京定下的“扫荡苏梅”目标也没实现。

库尔斯克这仗打得被动,部队丢了地盘,高层压力大得像一座山,拉平啊,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,他心里肯定知道,自己的“好日子”怕是到头了。

2025年5月15日,拉平的任命仪式在列宁格勒军区总部办了,旗帜升起,部队列队,场面看起来还挺庄重。

他继续管北方集团军,重点是沃尔昌斯克战斗、库尔斯克解放和边境缓冲区建设。

部队在那儿挖壕沟、架工事,边境线上巡逻不断。

可这表面风光背后,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。

果不其然,到了2025年8月,风向彻底变了!

国防部突然宣布,叶夫根尼·尼基福罗夫接手北方集团军司令,拉平的位子,这下子是彻底晃悠起来了,比那秋天的落叶还飘零!

尼基福罗夫上任后,集团军调整部署,战线那边继续胶着,但拉平的日子,明显不好过了,他心里肯定明白,这已经是“秋后的蚂蚱,蹦跶不了几天了”。

终于,到了2025年9月21日,这事儿彻底尘埃落定。

普京大帝,他老人家终于“忍不下去了”!

一纸命令,直接解除了拉平的军职。

RBC报道说这是高层决定的结果,这不就是“甩锅”甩到了明面上吗?

拉平当时61岁,从一个威风凛凛的一线指挥官,转到地方文职,去鞑靼斯坦共和国当总统助理,主要干的活儿是管退伍军人和家属的社会支持,包括医疗康复、家庭援助和士兵回归社会整合。

这简直就是从“战场将军”变成了“民政干部”啊!

鞑靼斯坦那边当地媒体Tatar-inform也确认了这任命,说拉平会负责招募合同兵和战后安置。

国防部没发官方声明,内部通报而已,外面就靠媒体传。

你看,这不就跟咱村里谁家出了啥事儿,大伙儿都是“口口相传”一个样嘛!

这调动不是孤例,俄罗斯军方从2022年起就人事大洗牌。

ISW分析说,普京炒拉平鱿鱼标志着克里姆林宫的甩锅策略变了,以前多针对中层,现在高层也动了,这“锅”越甩越高,真是让人唏嘘。

拉平的轨迹挺典型:从2022年“英雄”称号,到利曼“背锅侠”,再到边境区“练兵”,最后文职“养老”。

卡德罗夫的旧账又被翻出来,2022年那帖“无能至极”的标签还贴着,就像一个烙印,深深地刻在了拉平的军事生涯上。

他的一生,就像一场跌宕起伏的戏剧,最终以这种方式画上了句号,真是让人感叹啊!

拉平将军的沉浮,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命运悲歌。

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俄罗斯军方在乌克兰战事中的深层困境和权力博弈。

你想啊,一个将军,从被捧上神坛到被“一撸到底”,这中间有多少暗流涌动?

战事不顺,总得有人出来担责。

以前可能是中层干部,现在连高层将领也成了“替罪羊”,这说明什么?

说明压力太大了,大到连普京都得亲自出面“清理门户”,这不就是“杀鸡儆猴”吗?

卡德罗夫这种地方强人,敢公开指责中央将领“无能”,这在任何一个军队里都是极其罕见的。

这就像是家里的兄弟,当着外人的面吵架,把家丑都外扬了。

它揭示了俄罗斯军方内部的派系斗争、指挥链问题,甚至是对最高统帅部决策的潜在不满,这可比电视剧里的“宫斗戏”还精彩!

拉平从“英雄”到“罪人”再到“短暂复起”最终“彻底出局”,这就像坐了一趟“人生过山车”。

这种命运的反复无常,让前线将领们心里能踏实吗?

会不会让人觉得,不管你多努力,一旦战事不利,随时都可能被牺牲掉?

这简直就是“伴君如伴虎”的现代版写照啊!

乌克兰战事不仅仅是前线的你来我往,它更像一场“大熔炉”,正在深刻地重塑着俄罗斯军队的高层结构、指挥体系,甚至未来的战略走向。

拉平的结局,正是这场大重塑中的一个缩影。

拉平将军的谢幕,也许只是俄罗斯军事行动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注脚。

但他的故事,却像一滴水,折射出了大时代的波澜壮阔。

一个将领的沉浮,背后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调整,是无数士兵的生死抉择,是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。

毕竟,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谁又能说,今天的“将军”,不会是明天的“平民”呢?

本文就是想把社会正气给宣扬起来,压根没有要去侵犯版权或者肖像权的想法哈。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,一起商量着来处理。

爱电竞介绍

产品展示

新闻动态

爱电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