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一纸建议:不要让家里老人接送学生,刺痛千万中国家庭:谁不想亲自接送孩子?

2025-09-18 08:27 58

广州南沙区一所小学的建议“不要让家里老人接送学生”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,也揭开了现代中国家庭照料难题的一角。

那份引发争议的建议写道:“老年人自身身体状况可能引发安全风险,身体状况欠佳的老人,不要接送学生。”建议中还详细列举了老人接送孩子的风险:缺乏安全意识不看红绿灯、孩子乱跑老人跟不上、记忆力不好容易忘带物品。

这些话语刺痛了许多双职工家庭。无数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反问:“如果有条件亲自接送,谁愿意让年迈的父母奔波?”

#优质图文扶持计划#01 一纸建议,为何引发全民热议?

事情起源于广州南沙区一所小学发布的建议文件。这份建议迅速从家长群传遍全网,引发了超出想象的热烈讨论。

建议内容确实戳中了社会痛点。学校列举了老人接送孩子的诸多问题:身体状况可能难以应对突发情况、交通安全意识不足、跟不上活泼好动的孩子、容易忘记带齐物品。

教育局很快作出回应,表示这一建议“主要是出于对学生安全问题的考虑”,并强调“该建议并非强制要求”。工作人员还表示会将情况记录并交给对应部门核实,以确定建议来源。

02 现实困境,双职工家庭的无奈选择

对于学校的建议,家长们的反应几乎是一致的无奈和苦笑。许多家长表示:“有条件谁不想自己接送?”

在当今社会,双职工家庭已成为普遍现象。父母双方往往都需全职工作才能支撑家庭经济。接送孩子上下学,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。

学校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。尤其是广州实行新的课程表后,小学一、二年级下午的放学时间推前,家长接送孩子的压力更大了。

请假接送孩子看似简单,但次数多了,单位肯定有意见。“影响考勤绩效工资事小,搞不好连工作都丢了”。这正是许多家长面临的残酷现实。

03 老人付出,隔代抚养的辛勤与牺牲

在这场争论中,有一个群体被推到了风口浪尖——辛勤接送孙辈的老人们。

事实上,老人接送孩子在中国家庭中非常普遍。由于父母忙于工作,很多家庭接送孩子的任务经常需要落在老人身上。

老人们常常风雨无阻地接送孙辈,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家庭的延续。他们可能行动不如年轻人敏捷,交通意识可能不如年轻人强,但他们的付出与爱同样真挚。

交警部门曾专门发布过“老人接送孩子上下学注意事项”,包括过马路要走斑马线、“红灯停,绿灯行”、时刻拉紧孩子的手腕等。

这些提示远比简单地“不建议老人接送”更有建设性,因为它们承认了一个现实: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,老人接送孩子仍然是许多家庭的必要选择。

04 解决之道,超越指责寻求务实方案

学生“接送难”的问题,表面上是学校和家长的责权问题,实际上反映了更深层的社会环境缺失。

在以往,学生放学后可以自己安全回家,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。而现在环境复杂,才产生了接送问题。

解决问题的答案可能在于建设更多青少年友好型城市设施,规划更多可供学生安全、愉快玩耍的免费公共空间。

南沙区此前曾发布工作方案,推行课后服务“5+2”模式,下午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至18:30左右,与家长下班时间衔接。这种做法值得推广。

学校方面也可以提供更多延时服务,而不是简单地将问题推回给家庭。毕竟,教育机构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,还在于理解并支持家庭的教育需求。

随着舆论发酵,南沙区教育局已经作出回应,称这只是“出于安全考虑”的建议,并非强制要求。

但背后的问题远比一纸建议复杂。它关乎无数中国家庭的日常抉择,关乎老人们的无私奉献,也关乎现代社会如何支持家庭养育职责。

真正需要的不是简单地对老人说“不”,而是创建更友好的社会环境,让老人、孩子和父母都能安心生活。

关注我,带你深度思考

爱电竞介绍

产品展示

新闻动态

爱电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