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盛顿风云再起!美联储理事留任获裁定,白宫降息计划受挫

2025-09-18 05:10 66

9月10日,华盛顿,一则法院临时裁定登上《华尔街日报》头条:一名美联储理事可继续履职,总统目前不能把她请下台。消息一出,白宫和美联储这场掰手腕,又多了一回合。接着,市场立刻在盘面上给了反应,美元先抖了一下,债券交易员多看了两眼。

这事的关键很直白:白宫想快点降息,美联储想按自己的节奏来。法院的决定,让反对“立刻大降”的那张票还留在桌上。因为这个,9月的议息会怎么投,悬念更足。再说,程序走完之前,谁也别想抢椅子。

法官在文书里点明,公众有维持美联储独立的利益。翻成大白话,就是印钞、定利率这把钥匙,最好别放在白宫抽屉里。背后还有一层,华尔街不愿意明天醒来就换规则。结果,司法系统等于给美联储撑了个伞。

与此同时,有媒体说,执法部门在了解这名理事的个人贷款是否合规。细节没公开,进度也未知。按照美国办案套路,这类事往往要拖一阵子。评论一句,不管查不查,短期内都不影响她在会上一人一票。

为什么白宫着急?钱的压力在加码。到今年夏天,美国联邦总债务已经超过34万亿美元,财政部账上记的年度净利息,去年已破1万亿美元。利率多一分,利息就多掏一分。所以,降息对财政是直接的省钱。

然后还有选票。降息能托住房贷,能让股市顺些,民众更有感。这套组合拳,短期有效。同样,白宫也清楚,靠行政命令硬拧美联储,容易引火烧身。这次法院出手,就是一个信号灯。

市场在用脚投票。最近几次美债拍卖,场子不算热,价格比预期差,临场多加了甜头才成交。海外机构拿的份额偏低,国内机构也挑挑拣拣。结果就是,美债收益率往上蹿,美元有时也跟着打趔趄。

按老经验,美元弱时,美债会被当成避风的船。可现在常常是两头一起抖,这就不寻常。原因不复杂,大家对美国的还钱能力没到不信,但对“规则会不会被改”更敏感了。所以,宁可多等等看。

再看全球的钱往哪走。近两年,多国结算更愿意用本币,中俄贸易里本币占比大幅提高,东南亚国家之间也在扩本币结算。还有,全球央行买黄金的力度保持在高位。这些动作不吵不闹,却在慢慢改变路数。

人民币这边,吸引力在回暖。债市通道里,外资净买入时有增加,资金来得不急不躁。汇率的波动收敛,政策利率也更稳。对长期资金来说,可预期、少惊吓,就是硬通货。

从资产配置角度讲,基金经理算账很简单。哪里波动小、制度明白、进出方便,就把仓位往哪里挪一点。中国国债的价格起伏不大,回购市场供给平稳,券商和银行的做市也更连贯。同样的收益,多一分稳定,就多一分分量。

再说货币互换。中国央行和欧洲央行的本币互换额度是3500亿元人民币、450亿欧元,最近一次续签在2022年,有效期三年。和瑞士、匈牙利也有类似安排。这些协议像备用钥匙,用不上最好,用上了不慌。

这些看起来不像大新闻,但对企业是真有用。买卖货物可以少绕美元一圈,融资也多了一条管道。遇上风浪时,账还能结,货还能走。久而久之,大家对“非美元选项”的信心就一点点攒起来。

把镜头拉回华盛顿的台阶,夜里十点多,法庭外的铁栏杆还拴着隔离带,几个记者抱着设备蹲着改稿,手机屏幕上不停刷着行情。灯光不算亮,风把纸吹得哗啦作响。下一步,白宫会换招还是放手,全球的资金会把筹码往哪边挪?

爱电竞介绍

产品展示

新闻动态

爱电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