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克兰伤亡达一百七十万,西方终认清事实:需用强人取代泽连斯基

2025-08-25 11:22 86

在人口不占优的情况下,面对持久战的困扰

乌克兰实际掌控的人口大概只有3000万左右,而俄罗斯则有1.5亿,这样的人口差距,从根本上就决定了战争的走向。照这个比例算,即便伤亡比例是1比1,乌军也会因为人力用尽而败下阵来,更别说俄军凭借主动出击,持续保持火力优势。为保卫领土,乌军不得不采取“撒芝麻”一般的战术,把有限的兵力分散布置在几千公里的战线上,这样一来,每个据点都变成了俄军集中火力的目标。

在顿巴斯前线,乌军的第93机械化旅等精锐单位,往往被俄军的敢死突击队牵入持续的消耗战。这些突击队用的是“侦察-打击”的战术路数,先用无人机准确定位乌军的薄弱环节,然后呼集远程炮火进行猛烈轰击,逼得乌军在缺乏重型武器支援的情况下,只能硬扛俄军攻势。这一套打法,让乌军每天要面对上百人的伤亡,而新兵补充进来,基本都只经过了3-4周的基础训练,根本没办法进行有效的战术配合。

更为严峻的是,乌克兰的人口外流问题变得越发严重。战火一爆发,超过一千万的年轻力壮的男性逃离了家园,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能上前线打仗的兵员。就算泽连斯基批准60岁以上的公民也能参军,可这点儿补充根本弥补不了前线的用人缺口。这样一来,乌军的防线就像一张破烂不堪的渔网,俄军随时能从任意一点突破进去。

来自西方的信任危机开始笼罩泽连斯基,他的支持率也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动摇。部分国家开始对乌克兰的整体战略和泽连斯基的领导能力表示担忧,不少声音质疑他在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上的决策是否稳妥可靠。曾经众志成城的国际援助,似乎也出现了疑虑,局势变得不那么明朗。

伤亡数字不断上升,西方对泽连斯基的不满也逐渐变得公开化。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指出,“泽连斯基说服美国投入3500亿美元,卷入一场无法赢的战争”,还暗示如果不改变策略,剩余的军事援助可能就要被取消。虽然美国国会通过了《2025年支持乌克兰法案》,承诺继续提供援助,但里面还附带了要求乌克兰在谈判中要显得“灵活一些”的条款,被看成是对泽连斯基的最后通牒。

西方对泽连斯基的底气不太高,主要有两点不满:一是他坚决拒绝在割让领土上让步的态度,二是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在战术上的失误。有人把西尔斯基比作“苏联式的指挥官”,在巴赫穆特等地的作战中,让部队长时间处于俄军火力的包围,结果造成了不少无谓的伤亡。虽然乌克兰最近在顿巴斯用机器人部队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,但这个战术调整到现在才赶上,依然没能扭转整体的被动局势。

乌克兰国内的政治矛盾开始变得更明显啦。前总统波罗申科提出,要启动“B计划”,想让泽连斯基的个人影响力减弱一点。议会的反对派也搞得热火朝天,甚至跟美英代表私下聊起,让泽连斯基退出政坛的事情。民调显示,乌克兰前总司令扎卢日内的支持率飙到72%,几乎是秒杀泽连斯基的49%。这种民意的走向让西方觉得,换人代领导结构调整的可能性变得更大了。

换个领导人,能不能改变顿时的战况呢?

西方人眼里的“强人”第一人选非扎卢日内莫属。这位前乌克兰军队总司令在2022年哈尔科夫反攻时,展现了出色的指挥才能,被认为是“可能带来和平的那个人”。他主张在确保核心领土的基础上,与俄罗斯展开谈判,而且曾私下联系俄军高层,讨论停火的条件。一旦扎卢日内登场,很可能会按照西方的意愿,放弃一些有争议的地区,换取美国的持续支持。

不过,要换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泽连斯基虽然支持率走低,可还是牢牢控制着总统府和安全部门,靠着调整政府搭配亲信。在关键点上,扎卢日内上台地得到俄方的点头——俄罗斯已经表态“只和合法政府谈”,意思是不会认可乌克兰通过政变或其他方式换届。而且,乌克兰军里对扎卢日内的忠诚也不好说,很多将领担心他的妥协主义会影响军队的士气。

即使换了领导,人头也难以解决乌克兰目前的根本难题。俄军的“消耗战”已经带走了不少有实战经验的老兵,而西方的武器扶持到2025年也开始明显减少。更要命的是,乌克兰的经济快要崩盘了,2024年的GDP下降了18%,而且,40%的农产品出口依赖中国市场,但因为对中企的制裁,贸易关系变得紧张。这样的局面,无论谁上位,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把国力拉回来。

俄乌冲突其实就是大国之间角力的延续,乌克兰不过是摆在棋盘上的一个棋子罢了。西方想换领导,别说是为了帮乌克兰走出困境,更像是为了控制局势,避免在一个注定难以胜利的代理人身上继续耗费太多资源。对乌克兰来说,最危机的地方不在战场上的伤亡,而是在失去了自主决策权之后,国家的命运可能彻底变成大国交易的筹码。

爱电竞介绍

产品展示

新闻动态

爱电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