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市场咋样?咱们先说说国内这边。AI产业链的需求小火了一把,有点订单带动气氛,但政治局会议一出来,政策语气比预期温和不少,市场情绪也跟着有点儿起伏。资金方面,两融资金还在流入,不过ETF的钱却开始往外跑了。
大盘表现不算给力,上证指数小涨0.9%,沪深300和创业板都跌了些,整体看,大盘3600点附近压力挺大。风格上成长股表现更抢眼,小盘股比大盘强一点;板块分化明显,成长和消费类抗跌得好些,而周期性行业就显得没那么争气。
债市那边收益率稍微往下走了点儿,比如10年国债收益率降了2个基点到1.71%。不过信用利差有涨有跌,中证转债调整幅度领先于股票市场。
国际上,美国、欧洲、日本等地贸易谈判继续推进,美联储7月没动利率,但美元指数跳涨,引发欧美股市回调。标普500、纳指都跌超2%,欧洲STOXX600也掉头3%左右。原油价格上涨近3%,铜价小幅下滑,而黄金则稳中有升。
港股受美元走强影响较大,上周恒生指数跌了3.5%。
细看A股行业表现,中信一级行业里通信、医药和传媒领跑,有色金属、煤炭这些传统周期板块则比较弱势。尤其是通信光模块成热门,其它TMT(科技媒体电信)领域也不错;医药板块业绩逐步回暖,加上政策支持力度加码,让创新药持续火爆。
政治局会议的表态让大家情绪稍微冷静下来,“反内卷”的话题没有被重点提及,这让周期性以及光伏等方向有所调整。同时成长、大消费版块整体较为坚挺,大金融里面银行表现不错但地产依旧低迷;而稳定与周期性行业则显得比较疲软。
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肯定经济复苏态势,对外部环境担忧减少不少。这次政策重心从之前的大规模刺激转向更注重精准发力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。不像4月份喊得那么猛,这次货币政策没提具体降准降息,只强调结构性工具要用好。而“反内卷”更多是治理企业无序竞争,没有直接出台新措施。
美联储7月议息会按兵不动,不过内部声音开始出现分歧。有几位理事支持9月来个25个基点的小幅降息,是去年9月以来投票反对最多的一次。不过鲍威尔讲话还是偏鹰派,他承认经济放缓,也不排除九月会降息,但就是不给明确指引,让人猜测空间很大。
美国7月份非农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,新增岗位只有7.3万,比预测少多了,而且5、6两个月的数据还被向下修正,总共少掉25万左右。这让市场对美国经济韧性的信心打折扣,也推动美元指数、美债收益率双双下降。目前来看,美联储九月份真的可能松口放水,加之贸易谈判进展顺利,关税问题趋于明朗,这给通胀前景添了一份确定感,也提升了投资者对未来宽松的期待值——CME数据显示九月降息概率已经飙到80%以上!
公募基金发行方面,上周新成立28只基金,总份额128亿,多数还是押宝权益类基金,比如红利策略和自由现金流主题带动股票型基金发行占主导,同时混合型与债券型基金数量相对较少。从去年底开始公募发行结构逐渐从以债券为主转向均衡发展,看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趋势明显啦!
接下来怎么看?
关注几个关键指标:
PPI(生产者物价指数)和M1(狭义货币供应量)的走势,它们能透露企业盈利能力和信心;
各项稳增长政策落实情况如何;
资金流向到底往哪跑;
还有美国关税动态、通胀就业数据,以及美联储后续动作节奏,都值得盯紧!
债市方面,今年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基调,下半年虽面临一定压力,但长端国债收益率暴涨风险有限,更可能是在震荡区间里寻找交易机会。今年以来纯债产品主要呈现窄幅波动,不像以前那样激烈起伏。而随着国内经济慢慢企稳,一些估值合理且具备潜力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或许值得关注,比如近期中证转债指数创下多年新高,就是一个信号哦!
当然别忘记风险:国内复苏速度仍然处在观望阶段,美国硬着陆风险不能忽视,中美贸易关系又时常牵扯出新的变数。这些都会影响后续行情走向,要谨慎应对才行~
你怎么看这事儿?觉得接下来行情会怎么演?评论区聊聊吧~
#百度带货夏令营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