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的首都机场,17岁的黄悦鑫攥着登机牌的手微微发颤。这位身高一米九的上海姑娘刚被教练袁志叫到角落:"这次你当队长。"她盯着运动包上绣着的国旗,突然想起三年前在体校食堂偷看朱婷比赛录像的那个下午。
克罗地亚的烈日晒得球场塑胶味直往鼻子里钻。黄悦鑫抹了把汗,看着记分牌上中国对德国的热身赛打到决胜局。对面金发姑娘的发球像炮弹似的砸过来,她膝盖一软差点跪地,硬是踉跄着把球垫过了网。"豁出去了!"这声带着哭腔的吼叫把场边翻译都逗乐了。赛后技术统计显示,这丫头接了全队最多的23个一传,失误却控制在了3个。
更衣室里弥漫着云南白药的气味。二传施佳仪正用冰袋敷着肿成馒头的脚踝,她爸施海荣的视频电话突然打进来。"闺女,你那个二次球传得比你爹当年还贼!"手机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。00后小将们不知道,二十年前她们的父辈在同样的年纪,也是揣着几包方便面就敢闯荡国际赛场。
贝尔格莱德运动员村的空调时好时坏。自由人陈紫瑶半夜热醒,发现队长还趴在床头写战术笔记,纸上密密麻麻画满了意大利队的进攻路线图。"鑫姐,咱又不是诸葛亮,至于这么拼命吗?"黄悦鑫头也不抬:"去年输阿根廷那场,人家就是专打我斜线空当。"
赛前技术会议上,袁志的平板电脑突然播放起2003年黄金一代的比赛片段。画面里24岁的冯坤鱼跃救球时,看台上有个12岁的辽宁少年看得热泪盈眶——那就是当年的袁志。如今他把这段视频剪进了战术分析里,小队员们发现教练说"交叉进攻"时,手指在微微发抖。
首战突尼斯前夜,接应李一依在浴室滑倒扭伤脚踝。队医检查时姑娘憋着眼泪问:"能打封闭吗?"袁志盯着X光片看了足足三分钟,突然转身拨通北京电话。远在万里外的排协领导只听见一句:"我带的兵,一个都不能少。"第二天,李一依缠着绷带扣下制胜分时,场边的矿泉水瓶被袁志捏得咔咔响。
魔鬼赛程来得比预想更凶猛。打完智利才休息八小时,日本队就派上两个身高一米八五的混血主攻。黄悦鑫第三局扣球落地时,右膝护具里渗出血迹。暂停时她仰头灌下半瓶运动饮料,突然对施佳仪咧嘴一笑:"还记得省队时咱俩偷喝教练红酒不?现在这滋味比那还上头。"
对阵意大利那天,当地华人把球场变成了红色海洋。有位温州餐馆老板带着铜锣来助威,每次中国队得分就"咣"地敲响。金佳宝拦死对方快攻后,冲着看台做了个炒菜的动作,逗得意大利自由人都捂嘴偷笑。赛后技术台数据显示,中国队的拦网得分比欧洲冠军多了6分。
生死战碰上比利时,第三局18平时突然停电。黑暗中有小队员抽泣起来,黄悦鑫摸黑找到人,往对方手里塞了颗大白兔奶糖:"怕啥?咱们小时候体校停电,不都是摸黑加练?"恢复照明后,这局中国队打出7-0的小高潮,袁志的战术板上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灯泡图案。
当淘汰赛遇上塞尔维亚,看台上出现几个熟悉的身影——结束世界联赛任务赶来的张籽萱她们。黄悦鑫发球前习惯性捋头发,突然摸到辫梢绑着的发绳,那是杨舒茗临行前塞给她的幸运物。第五个赛点时,她跳发球直接砸在对方自由人肩膀上,这记时速87公里的发球创造了赛会纪录。
颁奖台上,最佳主攻黄悦鑫把金牌咬在嘴里尝了尝。"啧,和体校门口卖的麦芽糖一个味。"回程飞机上,袁志翻着数据统计册突然笑出声——这群丫头的总跑动距离相当于从北京跑到天津。空姐过来提醒系安全带时,发现教练笔记本上写着:"2003年冯坤她们,2025年黄悦鑫她们。"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