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亚迪开全地形赛车场了?还是挺不错的消息。你一看这个消息,说实话我第一反应就是——终于有人把这帮“赛车迷”从网络里拉出来了。别的不说,这地理位置、环境条件摆在那里,要说场地设计得还挺高大上,布局合理,试车、训练、体验一应俱全。原本想象那嘎吱嘎吱的泥地、坑坑洼洼的场面,可能比不上那些国际赛事的炫酷,但比亚迪敢这么拿出来,说明他们也是看准了市场的潜力。
我朋友昨天还在群里唠叨,什么全民赛车,别说那些“爱好者”了,就算是小白都能去试一把。这让我忍不住心想:这年头,赛车好像变成了全民的“乐趣”。追求速度、热血、技术,仿佛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,特别是在大城市,谁不想跟别人炫炫车技、也算炫耀一下自己的生活态度?但真到场地上一试,就会发现那不只是场地的专业度,还得看谁的胆子够大。
就是你想象中的那种氛围?别天真了。场馆里,既有标准A/B线的赛道,也有一些极限越野区。有人自告奋勇带着朋友冲一圈,结果一进去,车子刚踩油门,前轮就陷进泥坑里,尬得我差点捂着脸笑出声。有人还在二话不说,把那些所谓“硬派越野”设备一一试过去,场地的细节设计倒挺好,土路、碎石、沙坑、坡道……基本上能锻炼一圈都算不错。
但你说这玩意儿,真的能普及到全民吗?说实话,未必。你瞧那些场地安全措施到位不?更别说操控难度和风险。车手里,除了极少数出身专业的,绝大部分都是“业余选手”,大多充满了冲劲却缺乏经验。前几天我还看到一个视频,车子刚驶出场地,结果一不小心,车轮竟然蹭到旁边的硬物,刮出个大口子。那场面一下染上了点“马路战争”的味道。
最搞笑的是一些人,车还没修好,手上都抹满泥巴,嘴震震噎噎说:“哎,这场地真不错,就是有点吓人。”真是“勇敢者的游戏”。其实说白了,很多人也只是趁着假期、趁着朋友圈炫耀一下,不是真的搞起正式赛事。可谁又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少年梦?一辆车、几张嘴、几句“我果然还是热血少年”就能秒变“赛车手”。但结果呢?那冲刺、那飞跃,除了自己那心跳加速的瞬间,真没几个能坚持下来。
而且你要说,“全民赛车”环境还挺好,倒不如说这事儿的门槛低了,但实际上真正能玩出水平的人又少了。那些玩“越野”的年轻人,漂移、越野、翻车……一不小心就会变成“新闻”的素材。其实很多人在现场都没啥专业设备,纯粹靠体验。结果就变成了:一边吼着“快点快点再快点”,一边抓着方向盘面无表情。谁会告诉他们,速度追求下的危险其实比想象的还多。
不过不得不说,比亚迪把这事做成产业链的一部分,还是挺聪明的。造车的技术、布局到场地开发,凭借品牌影响力,把“全民赛车”变成了一个宣传点。再加上他们土豪的资本运营,给一些年轻人提供了“梦想体验”的入口。这倒是点亮了部分人的热血,但真要让普通人保持理智,恐怕还得花不少功夫。毕竟,场地再好、设备再先进,如果一个人没有基本的安全意识,试完就成了有人“新型翻车事故”的朋友圈素材。
我偶尔还会觉得,这场地的出现,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社会价值取向。追求速度、追求刺激,变得更加普及了。只这真就意味着全民都能成为“赛车手”吗?还得看你是不是“敢于”的那一拨人。其实很多车主其实还在心里打鼓,生怕下一秒真出点事。面对繁杂的路况和突发情况,专业的驾驶技巧和丰富经验才是最重要的,那些浑水摸鱼的“体验者”,也许只会变成“危险制造者”。
而我自己,可能还是更愿意坐在那边,看着他们玩闹。别人热血沸腾,我却只盯着旁边那个安全系数比较高的清水蓝的试车区,心里嘀咕:这么操作,粉丝真不翻车?谁知道倒霉的会是谁?这,这场“全民赛车热”真就这么火了吗?还是说,谁都别幻想能变成“孤独的赛车王”,靠谱点,还是先让自己安全第一吧。天气逐渐转凉,场地里泥土和油烟味交织,又有人开始说,“下次还想再试试”。你说,到底谁在认真的吗?闲着没事拿点车轮上的血泪当娱乐的剧情,能持续多久?所以,到底是热血还是真危险?这场地能守得住,还是早晚会闹出人命事故?
这一切都还得看场馆怎么把控。而我们,看着热度越炒越高,内心那点理智就像被风吹散的泡影。
反正我是不打算再折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