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人机搭载气体检测仪在垃圾场的应用案例
某大型垃圾处理场,每日接纳来自城市各处的海量垃圾。垃圾在自然分解过程中,释放出硫化氢、氨气、甲硫醇等多种恶臭气体,不仅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,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。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,不仅效率低下,工作人员还需直面恶劣的气味环境,存在安全隐患,且难以全面覆盖垃圾场的各个角落,无法及时、精准地掌握臭气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。
为解决这一难题,垃圾处理场引入了无人机搭载气体检测仪的创新方案。这款气体检测仪虽体型小巧,却集成了先进的传感技术。对于硫化氢,运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技术,检测量程可达 0 - 100ppm,精度达 0.01ppm,能在复杂的垃圾场环境中敏锐捕捉其踪迹;氨气检测采用电化学传感原理,测量范围为 0 - 100ppm,精度同样可达 0.01ppm ,可有效监测因垃圾腐烂产生的氨气排放。同时,检测仪还能对甲硫醇等其他恶臭气体进行定性、定量分析。
在日常监测工作中,该方案成效显著。某夏日,气温飙升,垃圾分解加速,恶臭气体排放明显增加。工作人员操控搭载气体检测仪的无人机,按照预设航线,在垃圾场上空不同高度有序飞行。检测仪的传感器高速运转,实时采集空气中各类恶臭气体的浓度数据,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,以秒级速度将数据传送至地面控制中心。工作人员紧盯屏幕,发现垃圾场西南角一处填埋区域,硫化氢浓度瞬间突破 10ppm,氨气浓度也攀升至 8ppm,远超正常范围。结合无人机拍摄的现场画面,初步判断该区域垃圾填埋较深,且近期雨水渗透,加速了厌氧分解过程,导致恶臭气体大量积聚。
依据这些数据,垃圾处理场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方案。一方面,安排专业人员前往该区域,对填埋表面进行覆膜加固,减少气体逸散;另一方面,调配除臭设备,对周边区域进行喷雾除臭作业。同时,调整垃圾填埋计划,避免在该区域继续集中填埋。由于无人机搭载的气体检测仪及时提供精准数据,垃圾处理场各部门迅速响应,成功遏制了恶臭气体的进一步扩散,有效减轻了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,充分彰显了其在垃圾场恶臭气体监测治理中的关键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