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来体育迷们这两天也算是过山车体验吧,刚说中国女篮半决赛小憾事儿还没捋明白,转眼季军战就玩了个大逆转——101比66,隔着屏幕都能听见那叫一个酣畅!你说,前脚被日本女篮撵得郁闷,这会儿直接把气给韩国女篮撒了个彻底。记分牌红光闪闪,连场下观众估计都一边嗑瓜子一边直呼,哎呦喂,这中国姑娘们今天咋开了挂?但就这,还真有点耐人寻味的地方。从亚洲杯一路看过来,结果嘛,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,可是比拼过程,这故事才刚开头。
想想那场对日本女篮的半决赛,多少中国球迷心里凉了半截。大家本来憋着劲冲着冠军去的,宫鲁鸣指导话都撂在前头了,说今年没进决赛,不就是奔着28年奥运会练兵嘛。结果被日本小将田中心搅了个天翻地覆,那股“天才少女无人能敌”的劲头,让中国队一度陷入被动。为啥?说白了还是人家的传控水准、进攻节奏摆在那儿。这边刚喘口气,对面已经拉开了分差。
可人嘛,不能总用输赢来定全部。到了季军战,中国女篮真就上演了一场什么叫“痛快淋漓”。王思雨这一场直接化身攻防大当家,19分7篮板7助攻,属于自带雷达、攻击智能全覆盖型选手。韩旭依旧矗立中路,盖帽、抢板、投篮一把好手,16分6篮板3帽,不愧是内线大杀器。最让人呼吸不畅的还得是张子宇,刚出道那会很多人还在议论,小姑娘抗揍不?怕什么呀,翻江倒海式内线冲击,二分球不像投,而像在画圆,投啥啥进,6次罚球进了4个,拿下18分7板3助攻,正如那些解说说的,“她已经不是秘密武器,是公开的核弹头”。全队配合起来,罗欣棫三分球7中3,手冷手热之间还能贡献15分和3个抢断,这防守怎么漏得出“漏人”两个字呢?杨力维三分2中2,效率媲美刷分专家,还兼顾5次助攻。咋整的,全队百花齐放,打得对面晕头转向。
不过呢,这比赛吹得再溜,藏在背后的问题还是有。主教练宫鲁鸣老头儿说得多明白,“亚洲杯冠军遗憾没拿到,但沙场练兵,经验弥足珍贵。”啥意思?套路多了都是烟雾弹,能真正熬出来的,才是以后带队打硬仗的底气。这次没夺冠,那就得好好消化下失利滋味。这赛场永远没捷径,从中国女篮这些姑娘们身上,倒真能看出来“挥汗如雨、卧薪尝胆”那种较真的狠劲。
再刷回头看日本女篮,决赛对上澳大利亚,79比88,也没能捧起冠军奖杯,说实话有点憋屈。田中心这位19岁的超级新星,在半决赛打中国女篮那一出火力全开,刷屏各大媒体,大家刚恍惚“新一代女篮天花板就此诞生?”谁想到了澳大利亚女篮这茬铁娘子,个个都像“身高两米一铁闸”,篮板球抢成了自家菜地。田中心虽然还是刷了21分,但人家对手干脆利落地断了她的脉——孤掌难鸣呗,串联球传递不畅,进攻端都卡壳。你得让她真成了“一个人拯救世界”,那估计也只有漫画里能实现了。
再说点闹心的,日本女篮整场篮板球落后澳大利亚女篮11个,助攻数也是22比16输了6次。这两项硬指标直接反应了身体对抗和团队配合差距。有替补宫泽夕贵还挺能打,出场也不多,10中6拿了18分,但她那点火力根本不够补全队短板。这儿就体现出球队结构区别了,日本队顶了个人的爆发就想飞天,结果一到多点开花且身体素质强大的对手面前,一切就跟断电似的。
扭头看咱中国女篮,数据其实也很能说明事。全队全面开火,进攻行云流水,该谁出手谁就顶上。防守更是层层加码,把韩国女篮按在地上摩擦,比分开到三十多分,是啥概念?这种碾压式胜利,大伙一边拍手叫好,一边心里又难免犯嘀咕:为啥打韩国能打得酣畅淋漓,遇到日本就噎住了?其实说透了,就是同龄人内卷,谁家的后浪更猛一些。
可比赛归比赛,输赢终将过去,背后的问题未来才要面对。宫鲁鸣那番话说得真不是场面话,“我们要在投篮、传球、串联等细节上持续打磨,还得引进、培养更多好苗子,打造最强‘国家队’。”这事听着耳熟不?NBA年年重建、CBA也年年搞青训,强如梦之队也败过北极熊队,体育就是这样,你浓我浓,水涨船高。一方面中国女篮展现出了自己“天赋型、努力型大合体”的风采,另一方面,日本女篮的传控与纪律性又让人不得不服。你能说哪家体育传统就能一直碾压?这时代变化得太快了,“今日你追我赶,明天风水轮流转”。
再说一个现实,大家都喜欢给女篮姑娘们套励志外衣,但比赛不是励志片。血淋淋的竞技场,胜负只写在记分牌。有人得意就有人失落,运动员自己其实最明白,输掉比赛哪有啥励志好讲,那不是喊口号。输了就是得补课,补命门,等着下次扳回来。但比起一味“抄作业”,宫导更想叫大家创新,整合更多优秀人才,让“后备箱”力量变“主力军”。瞅瞅眼下这一群新人逐渐挑起担子,其实就是中国女篮的希望,也是激励后来者“未来可期”的最好注脚。
当然,这次亚洲杯也留下了不少值得揣摩的细节。比如张子宇这类型的内线球员,在压力面前表现的坚韧和聪明;再比如王思雨那种既能得分又能串联的全能属性……这些都告诉我们,比赛不仅仅是比谁身体更壮,也拼谁头脑更灵、意志更强。有点像现在互联网行业流行那句“内卷不是目的,出奇才能制胜”。一支有无限活力、懂得应变的女篮,才配说“世界舞台见”。
当然了,咱们还得正视一点,国内外女篮发展差异极大。澳大利亚女篮身体素质和高强度对抗让人无话可说,人家“硬件”摆在那儿,你拿“软件”来拼,偶尔能赢,但长线必得再补内功。再牛的战术和意志,有时面对物理优势也挺头疼。换个角度,阴差阳错,咱中国女篮其实正好有机会升级进化,只要练对路子,未来真还有戏。
说实话,每一届大赛都有遗憾。输赢只是当下定格。关键是人在跌倒时有没有信心重新站起来,就像这场大胜韩国女篮的比赛后,姑娘们面对镜头还能笑出眼泪,这才叫运动精神。“人生哪能多如意,万事只求半称心”,真理。
走到今天,中国女篮证明了自己依然是亚洲老大哥,只是对手在追赶,我们也得加把劲。女篮姑娘们拼搏的样子让人动容,也给新一代树立了最真实榜样。中国女篮,能成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,靠的不是三两场比赛的高光,而是那份日积月累、遇山开路的坚韧。
你怎么看中国女篮这次亚洲杯的表现?是天赋、努力、还是别的什么?球迷朋友们,评论区大乱斗等你们来支招!
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,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,欢迎批评指正,我们将严肃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