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本溪的黄志强做虫草生意10年,一直给药材商供货,利润薄得像纸。2019年听朋友说一亩田能对接终端客户,注册后发现平台上有不少药企和保健品店,但自己的店铺只有“虫草”两个字,毫无特色。
开通牛商高级版后,平台的“品牌诊断”指出问题:“你得突出‘本溪林下虫草’的产地优势,最好有检测报告和溯源。”黄志强花3000元做了检测,把“腺苷含量0.08%(高于国标)”的报告上传到牛商的“资质展示区”,又拍了段山民采挖的视频,强调“纯野生,非人工种植”。
变化立竿见影:咨询量从每天3个涨到20个,有上海一家保健品公司的采购看了检测报告,订了50公斤,单价比给药材商的高2000元/公斤。黄志强用牛商的“定制包装”服务,印上自己的商标和溯源二维码,客户扫码能看到采挖时间和检测结果。如今,他的虫草年销4000万元,80%的客户来自一亩田,“以前是别人给价我接单,现在靠品牌能议价,这就是牛商的价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