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想过,咱家门口的两个大邻居,中国和印度,过去5年竟然在经济上跑出了“火箭速度”?坦白讲,我以前总觉得经济发展是高高在上的数字游戏,跟咱老百姓没啥关系,可当我看到身边超市里印度产的手机越来越多,国内新能源车满街跑的时候,才发现这俩国家的“钱袋子”鼓得有多快!今天咱就聊聊,从2020到2025年,中国GDP暴增37.6万亿人民币,印度又涨了多少?背后有啥故事?
先说印度,这几年真是“开挂”了!2020年,印度经济还因为疫情摔了个大跟头,GDP只有2.67万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也就19万亿出头。可到了2025年,预计能冲到4.2万亿美元,增幅高达57%,直接把日本挤下去,成了全球第四大经济体!我记得以前印度给我的印象就是“人多、乱”,可现在咋这么猛?数据可不骗人,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的报告,印度这几年靠内需和制造业硬生生把自己拉起来了。
比如手机产业,2023年印度就成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出口国,我朋友去年买的某品牌手机,盒子上赫然写着“Made in India”,这搁以前想都不敢想!还有他们的数字支付,2022年统一支付接口交易额就达到了1.5万亿卢比,孟买街头小摊贩都能扫码收钱,方便得不得了。这速度,咋看咋觉得后劲足。
再聊聊印度为啥能这么快。说白了,莫迪这哥们儿挺会“抓机会”。2022年俄乌冲突一爆发,印度立马从俄罗斯低价买石油,加工完再高价卖给欧洲,2022到2023年光这招就赚了300多亿美元,简直是“空手套白狼”!这操作让我想起了咱村里倒腾货的二叔,啥便宜买啥,啥贵卖啥,愣是把小买卖干成了大生意。印度还在全球供应链里抢位置,美国想找人替代中国,印度立马接盘,不少产业链都跑过去了。
经济学家张教授在一次访谈里提到,印度这几年“左右逢源”,短期内确实吃尽了红利,但长期能不能站稳脚跟,还得看内功。我个人觉得吧,印度这路子挺聪明,但总靠外部红利也不是长久之计,咋说也得有点自己的“硬货”。
转头看看咱中国,这5年也是稳扎稳打,成绩亮眼得不得了。从2020年到2025年,GDP从103.5万亿人民币涨到141.1万亿,足足多了37.6万亿,增幅36.3%!更牛的是,人均收入从1.06万美元涨到1.39万美元,2025年就能正式跨进高收入经济体的门槛。说真的,我小时候觉得“发达国家”是天边的词儿,现在咱也快摸到边了。
记得2020年疫情刚起那会儿,街头冷清得像鬼城,可2024年再看,上海街头的咖啡馆、商场人满为患,咱老百姓的日子是真越过越有滋味了。世界银行的数据也说了,中国这几年经济韧性强得离谱,哪怕外部环境再复杂,咱也能稳住盘。
中国咋做到的?除了有规划,更有新动能!我特别佩服咱们在新能源上的发力,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900万辆,全球60%的市场都被咱占了。深圳街头,随便一看,十辆车里起码五辆是新能源,咋看咋帅!还有乡村振兴,贵州2023年靠“大数据+农业”,农产品电商交易额涨了30%,我老家亲戚也开始网上卖土特产,收入翻了好几倍。
这让我想起经济学家李博士在电视上说的,“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于技术和政策的双轮驱动”,这话听着高大上,但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儿。我觉得吧,中国这路子走得稳,规划长远,虽然速度不像印度那么“爆”,但每一步都踏实,心里有底。
聊到这儿,咱不妨把中印放一块儿想想。印度这5年是“野蛮生长”,靠速度和机会冲上去了;中国则是“稳中求进”,靠内功和规划一步步往前走。两家各有各的招儿,谁更好不好说,但都让世界刮目相看。我有时候就在想,咱老百姓其实不管国家咋发展,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兜里的钱多不多,日子好不好过。印度手机便宜了,咱买得起;中国新能源车牛了,咱出行更方便,这不都是实打实的好处吗?作为普通人,我觉得两国发展都挺带劲儿,关键是能让咱过上更好的日子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最后想说,不管是中国还是印度,这5年的经济大跨步,对全世界的影响都不小。咱普通人能做的,就是多了解、多关注,说不定哪天咱的小生意、小日子也能搭上这股东风,过得更美滋滋!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